“经济哲学”阐释

2018-10-18 作者:韩庆祥 来源:《光明日报》

    研究“经济哲学”,首先要阐释“经济哲学”概念,这是经济哲学研究的前提。

运用辩证方法分析经济问题

  这是经济哲学的第一层含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经济问题的辩证分析,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首先直面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即物质生产劳动。他们认为,研究人类历史,其前提是研究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人,具有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人只有通过物质生产劳动才能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由此,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方法,进一步研究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及其中两个矛盾着的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运动及其历史过程,从中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经济问题的辩证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中的哲学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恩格斯说:“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以这个方法作基础的。”马克思认为,商品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细胞”,它包含着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矛盾的萌芽”,以及尚未展开的一切主要矛盾。马克思首先从商品开始,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出商品本身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揭示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再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揭示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进而揭示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最后,马克思从中进一步揭示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正是对一系列矛盾关系的哲学分析,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出工人的劳动被资本占有、工人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剥夺的秘密。

自觉把握经济问题中的哲学之“道”

  这种经济哲学的第二层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人是在实践基础上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一般要经过两个认识阶段:一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是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感性认识是认识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认识事物的本质。中华传统文化里讲的“道”,指的是对事物现象背后之本质的认识。一些人谈论经济问题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很少进入“理性认识”或“道”的层面,看不到经济问题的哲学本质。理解经济问题之道,就要进入哲学层面,即理解反映经济问题之“本质”的哲学理念。

  一些学者着重从经济角度理解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把“利益”看作市场经济之“道”。这也是产生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要真正理解市场经济之“道”,必须进入哲学高度。从哲学层面看,市场经济就是追求“四化”的统一: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首先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根据,应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凭“能绩立足”,此谓“能力发挥最大化”;要保证能力发挥最大化,须有一种体现平等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须基于人的理性的高度自觉,此谓“理性最大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平等的制度安排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获取其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意味着人凭其能绩而自立,此谓“自立最大化”。这种从哲学层面来完整理解市场经济之“道”——利益、能力、理性、自立,就超越了对市场经济的狭隘理解,也超越了对“利益”的偏狭追求。把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提升到哲学境界,会使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发挥出来,也会避免对市场经济的误读。

对经济问题做价值评价

  这是经济哲学的第三种含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多讲经济事实,多对经济事实作实证分析,思考劳动、私有财产和资本,也多是事实描述。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是一个事实,国民经济学对此没有说明理由,但是,这个事实是国民经济学的基础”“整个国民经济学便建立在一个没有必然性的事实的基础上。”因此马克思主张,既尊重经济活动、经济事实的“本性”,遵循事实尺度;又对经济活动、经济事实作价值评价,这是价值尺度。基于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人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同样运用事实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来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他们从历史尺度出发,认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他们又从价值尺度出发,认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资本却占有劳动,使活动着的个人失去独立性和个性。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结论:无产阶级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

把握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之本性

  这是经济哲学的第四种含义。

  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有人性假设问题。这种人性假设,核心是确定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本性,而非人的本质。人的本性,指所有的自然人共同具有的原初本性,如“趋利避害”“追求自我利益”等。人的本质,指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据。前一个“人”,指“自然人”,后一个“人”,既指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理想的人”,也指作为具有“类”属性、社会属性、自主创造个性的个人。就人的修养和境界而言,人的本质高于人的本性。西方经济学大多具有“人性假设”,这种“人性假设”中所谓的“人的本性”,是指“每个人追求其利益最大化”。西方经济学大多建立在这种“人性假设”基础上,认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追求其利益最大化的人。由此产生了自由主义经济学、功利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作“人性假设”,因为对“人”的理解不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不存在“抽象的人”,人都是现实的人,这种现实的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之中,社会关系、社会活动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所以,首先要分析研究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所从事的社会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所建构的政治经济学以及所从事的经济学研究,也围绕“人”进行,他们把处在社会关系总和中的现实的、发展变化的“现实的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具有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更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

  (作者:韩庆祥,系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10月08日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