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宇 :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内涵解析

2018-07-26 作者:林宏宇 来源:新闻中心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勾画了蓝图,其中有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是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特点。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该思想内涵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宏大构想;另一个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认为,前者是解决路径问题,后者则是未来应实现的愿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型国际关系”构想。习近平指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摒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如何才能处理好国家间关系、保持国际社会稳定发展?这是各国都在思考的问题。20133月,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习近平主席总揽世界大势提出的重要理念,既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和创新。201411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国与国交往的一条新路。那么“新型国际关系”到底“新”在哪里?我认为有两点:一是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不再搞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那一套。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合作共赢。相比过去你输我赢、你失我得的零和博弈思维,合作共赢是双方或多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实现各方的利益诉求。合作共赢以合作为路径,以共赢为目标,是通向新型国际关系的路线图。二是要摒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以伙伴关系取代传统的结盟关系,结伴而不结盟。传统国际关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或是结盟,或是对抗。构建伙伴关系,就是要在上述两者之间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习近平指出:“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中国承认世界上仍然存在结盟政治的现实,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对外政策的权力,同时我们更希望各方着眼时代发展潮流,探索构建不设假想敌、不针对第三方、更富包容性和建设性的伙伴关系。习近平强调:“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世界各国安危与共、命运相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积极倡导并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持久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中国爱好和平,珍惜和平,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普遍安全是人类共同且持之以恒的目标与梦想。当今世界,各种因素更加错综复杂,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也更加丰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自身安全。各国要摒弃冷战思维,创新安全理念。习近平指出,“各国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出发,谋求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习近平指出:“实现各国共同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共同繁荣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大家发展才能发展大家。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应该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中国是国际发展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建设性的贡献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为世界的繁荣发展,持续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开放包容是强盛之道。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一个国家的强盛。当今时代,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包容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指出:“我们将实施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不会关门,会把门开得更大。”“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清洁美丽是世界人民的梦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全世界人民的梦想,也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次将“美丽”纳入党的基本路线之中,向世界做出了如何建设美丽国家的大国示范。习近平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之,“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内涵。

(原载于20171212日第897期《华侨大学报》)